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宏运幼儿园研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1/29 8:40:0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034次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宏运幼儿园研训工作总结
2021年度
以园务工作计划为引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学科研训组为主阵地,不断加强师德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围绕学期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研究重点,致力于教学和管理的改革,大胆尝试,真抓实干,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本学期园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本学期我们结合建党100周年及幼儿园实际情况,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1.重学习。本学期,我园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在幼儿园党建部门的领导下,从强调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以及学习党史的要求,全体教师一起重温从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的发展历程。然后针对学习情况进行了检验考核。将党史教育与幼儿园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2.爱阅读。为了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研训计划安排,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了三期“宏妞读书分享会”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能给老师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通过分享好书、聆听好书、交流好书,真正帮助老师们做到了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中读书。
3.树典型。在教师中开展了以“南京教育好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巾帼标兵”评选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述职交流活动,让全体教师学习先进事迹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守纪律。结合三八节,加强廉洁教育,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集体进行师德宣誓、签订师德承诺书等,还通过微信、QQ群向家长提出倡议,共同实现廉洁过节。
二、规范保教常规,提升管理品质。
本学期,我园进行了南京市优质幼儿园的创建申报,为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水平,在日常保教方面,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强化管理。
1.落实常规督查,加强保教常规管理
有效落实教师、保育员及分管口人员的工作细则和职责。从小处和细节入手,注重工作常态下的督查指导,实现保教常规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我们根据幼儿一日活动流程,严格遵循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相结合。督促教师、保育员认真落实一日工作细则和职责,关注保育工作中的教育环节,通过分管领导的随机抽查、跟班督查和行政值班领导检查,规范保教人员的岗位职责,注重教育活动过程,真正实现一日活动皆为教育的理念。
2.重视多元评价,加强保教工作考核
为加强对日常保教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学期后期,幼儿园建立了视频传送群,即从行政值班领导、班级教师及保育员,分别就一日生活中个别重点环节进行15秒视频的现场拍摄,通过现场和视频两手方式,严格执行”计划落实督查总结”的运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常规教育、备课、组织活动、听评课等能力,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整体质量。
3.注重案头工作、规范中呈现品质
为了不断规范案头工作,提高书写质量。本学期保教处对月星级资料的评估人员进行了调整,即每次检查均有保教主任、年级组长、部分班主任及教师共同组成评估小组,负责对每一位教师的五认真资料进行查阅和指导。每次检查不仅指出存在问题,并且提出整改意见。就在这种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和整改中,老师们的案头工作从不会书写到简单摘抄再到能写出自己和孩子的点滴生活记录,现在已达到能写好本岗位工作、班级各类活动的反思、体会。也让她们养成了在一日活动中,注重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的随机性记录习惯。
三、开展系列研训,提高教师素质
1.综合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观察能力。
《指南》明确指出:“ 教师必须学会观察, 分析并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了帮助教师找准观察的“眼”,掌握记录的“式”,解读幼儿的“行”,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巧用白描、看懂幼儿”系列培训活动。首先,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了《白描“记录”孩子的故事》专家讲座,通过学习,老师们明白了怎样将“白描”这种方法运用到幼儿游戏观察记录中去。继理论学习之后,我园进行了白描现场撰写活动,将老师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了中大班建构视频的观摩与记录。让教师们眼到、手到、心到,内化白描记录的内容与要素。在撰写中,老师们充分利用白描的手法,客观的观察、记录,在分析方面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和专业。最后,我们还结合幼儿园日常观察记录的撰写进行观摩和交流,真正让老师们学以致用,学以会用。
2.开展学科研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基于上学期七大研训组开展的学科研训活动,本学期重点加强了园际间的范式统筹管理,在学期初的学科研训组组长会议中重点就学科研训的过程管理进行了解读,并对研训组在实际研训过程中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要求,如:每次活动前,带领组员认真学习本领域核心经验,在活动观摩中,关注核心经验的梳理,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注重运用《指南》加以分析,从而为促进教师学科专业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科组还统一了园际资料的范式模板,在资料积累方面也做到了规范有序。
3.创造自主空间,提升教师组织能力。
自从我园实行弹性作息时间以来,不同年级组对自主游戏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在自主游戏的导入环节,老师们更加注重体现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采取新材料导入、问题启发探究以及自主计划交流等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游戏的导入,减少了活动的盲目性,增强了有效性。另外,在游戏活动期间,老师们加强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并重点从材料投放入手,从而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为了检验我园半日活动的组织实效,学期末,我园还邀请潭桥片区姐妹园的业务园长和老师们走进班级进行半日观摩与诊断,形成了一个共同学习与研究的集体,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组织能力。
4.实行分层培养,提高教师参研实效。
为了促进不同水平教师都能获得专业成长,让教研活动内容更加贴合她们成长的需求,学期初,我们以问卷星的方式向全园进行了教研意向的问卷调查,在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再依据教师教龄及实际情况将教师分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两组,实行了分层培养机制。对于青年教师,我们重点从《如何进行说课》、《班级生活管理常见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基础培训,骨干教师则从《如何使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更有效》、《园本课程设计与实施》等更深层次方面进行培训,这样的分层培训让每一位老师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也让我们的研训活动更有针对性,大大提升了研训实效。
5.优化课程审议,提升一日活动适宜性。
根据虞永平教授提出的“课程游戏化不是对已有课程的摒弃,而是对现有课程的提升、改造和完善,在《指南》核心理念的引领下,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学期,我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审议,让课程实施变得更加有效。
(1)关注班本审议,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准备性审议。在课程实施中,每个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为了能够让课程更加班本化,本学期,我们实行了班本课程审议,即每周年级组课程审议前,由班级两位老师进行班本化审议,为年级组课程审议交流提供支持。
(2)调整年级审议,让审议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原先我们的课程审议重点围绕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研讨,在学习武夷幼儿园课程审议经验后,我们调整了年级组课程审议方式,即在班本课程审议的基础上,重点对各班级的班本审议内容进行研讨,并在集体审议的基础上,择优出台年级组课程审议结果,年级组参照实行。
(3)注重课程汇报,让课程实施更具反思性。本学期,我们对课程实施后的汇报工作较为重视,每期主题课程结束后,每个年级组都有两个班级进行课程实施情况的汇报。为防止随意性,老师们从课程方案(即课程文本在实施中的增加、减少、修改和替换情况从整体到局面进行说明)、实施过程(分析、归纳幼儿在活动中的反映,如主动性、参与程度、情绪等,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对幼儿的控制程度,管理方式,以及环境的创设和利用等)及课程效果(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和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了哪些非预期性的结果,教师的变化和提高)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地反思与总结,从而形成共性的思考。
6.实施园本课程,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水平。
本学期,基于上学期实施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各年级组再次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分别开展了园本课程《你好,小蓝》、《探秘地铁》、《宝藏一号线》等系列园本课程研究活动,为了让课程实施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每个年级组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并与幼儿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为了扩展教师的研究能力,我们围绕主题实施情况组织教师进行发言,让老师们不仅能结合理论层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见解,又能结合课程实施实例来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互动中拓展了思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收获研究实效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开到自身的不足:游戏活动开展仍然是我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些都有待于下学期的园本研训继续调整、改进与不断完善。
版权所有:江宁区东山宏运幼儿园
地址: 江宁区梅香路29号 电话: 5210930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